单读一本小说并不足以让我有如此大的震撼。内容,语言,共鸣,梗…这些固然吸引人,也固然重要,但最恐怖的地方,在于一个真正懂得读者心的作者。

又或者,知己。

我并不知道作者在写下姜禾这个名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她代表着什么,也并不知道作者所写下的姜禾和许青的故事是不是他的真实想法,但我非常地相信,这个作者,他有人性。


(相关资料图)

什么叫做人性?伦理道德三纲五常这些自然先抛开到一边,除此之外的你的冲动,就是人性。

好奇,善良,温柔,鲁莽,感性,喜欢,色欲;

疑惑,不解,恐惧,迷茫,信任,依赖,感伤…

当然,最重要的性和爱。

聪明人和聪明人聊天能节省很多时间,是因为他们可以很快地理解对方话里的意思,颇有些知己对饮,高端局打排位的感觉。

同样地,在人性的话题上,理性时理性,感性时感性,如果这个交变电流能做到频率和波形大致相同,那么这两个人,合辙。

将读者比喻成用电器,或许作者就是那个变频电压,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当然,电源不必总跟着用电器的需求走,毕竟这个世界上总要有一条属于电源的回路。

沧海变桑田,变得是什么?是大唐到现在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也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时空浪子找到家的过程。

历史变迁,沧海桑田,时间在前面疯狂地走,人在后面疯狂地追。这是一次注定无法胜利的跑步比赛。姜禾曾经那么惧怕现代,那么想要回去,或许还有一层本能上,人类对于时间的畏惧。时间从不回头看渺小的人类,而只是自顾自地向前走。

一次并不可能的穿越,却让一个古代的侠士,见识到了真正繁华盛世的样子。她甘之如饴,贪恋迷恋着这种生活。如果能好好活着,谁会想要去杀人呢?江湖豪情,侠胆柔肠,不都是许青的“精神追求”吗。或许却有过放浪形骸的侠客,但在连饭都吃不饱的唐朝姜禾眼里,他们又算什么呢?

古今对比,不禁引人魂悸魄动。比上,人类尚未见过那时的盛世;比下,且看此书。

时间的车轮滚滚前进,再过一千年后的人类,或许也会一边享受着福利,一边感叹着生活的不易,却忘记回看吧。

姜禾的知足也是有变化的。起初因为土豆便能知足,到后来要自己赚钱分担家庭压力才能知足。她的这份“贪小便宜”和“抠门”,其实正是她纯洁,朴实的象征。

因为吃过苦,所以才会思甜。

作者有如此视野和生活哲思,不得不令人佩服。

聊过时间再聊人。姜禾,美女,却意外穿越。一个古代人要如何融入现代社会,其实是一个非常荒谬的事。或许上学时都写过想象文,假设某某古人穿越到现在,会是怎样的光景。

这样的古人,大多是如孔孟老庄之伦;而学生习作中,这些人往往是感叹一下现代的进步,而后心满意足。

须知:圣人之所以为圣,其中一点要义就是切忌妄自菲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真正的大师都怀有一颗学徒的心。于现代看,他们是圣人;于古时看,他们是凡人。

所以,凡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必定心生恐慌。这是一种人性,而并不是姜禾独具有的。恐惧之心,恰恰是人类最敏感,最深刻的情绪。

姜禾初到江城,在雨中闲散,并未暴起伤人。她很谨慎地对待许青,甚至赔了个电视。侠士直觉,或许有,但更多的一定是恐惧。

在这样的一个雨夜里,姜禾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这份恐惧从何而来;就算是到后来解决了生活常识后,姜禾仍有不安;而到了许青答应买新房时,她悬着的心好像方才落地似的。

归属感的缺乏,是一个人最深刻的恐惧。无依无靠,无枝可依。在一个这样的环境里,她先前只能期待许青并不会将她扫地出门,或是提出分手。这当然不仅仅有古人的贞操观念在作祟,但是更多的,是她害怕自己与这个现代世界的唯一联系断开。而伴随着后来逐渐理解了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认识了宫萍和赵叔等人之后,这份恐惧最终随着冬雪一起慢慢消融了。

许青并不是她成长起来的唯一,但却可以称得上是她的老师。本是一个引路角色,一个npc,却比其他任何一个人待她都更要细致。在她迷茫的日子里,给予她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就是这份爱情的真诚之处了。

沧海桑田。沧海一树叶,漂泊无根,终将沉没;

而桑田,有根可依,有根可生。

另:

如果作者有幸看到,不胜惶恐感激。非常感谢您创作出的这样一本优秀的书,希望能多多向您学习。

有意结交朋友,不知阁下是否愿意?

上一篇:孕妇吃什么败火解毒最好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